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成立于2012年10月,是由无锡市、惠山区、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目前,研究院共有人员132人,形成了以院士、长江学者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为指导,优秀中青年教师和专业技术人才为骨干的专业研发团队。两年多来,该院致力于创新体制机制,集聚高端人才,打造产业创新链,形成政产学研合力,有力推动了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
开放引领,打造“以人才为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研究院建立了全职聘用、兼职聘用、流动聘用等人员聘用方式,构建引进机制、派出机制和举荐机制等人才的流动机制,从而打破传统人员隶属关系的约束性,实现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海外资源等创新资源集聚与交流。
该院成立以两院院士为学术顾问,以院士、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和教授为负责人的研究团队,融合不同来源的研发人员、工程人员、市场人员组成联合体,建立目标责任制,制定衡量团队和个人工作绩效的标准,建立团队的引进、评价和退出机制。研究团队自主经营,责任明确,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研发方向和内容,并对每个考核合格的研究团队,给予一定额度的支持经费,以实现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的目标。
研究院积极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牵头建立了国家“千人计划”先进制造研究院落户惠山。通过“外专人才引进”活动,邀请德国弗劳恩霍夫机床与形变加工研究所前所长,德国开姆尼茨科技大学Jürgen Leopold教授,美国总统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先进制造技术助理主任Thomas R. Kurfess博士等海外知名学者来院访问交流,并聘任为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共同开展科研协作、技术创新以及联合培养人才等工作。
研究院采用与研发机构、企业合作建立研发机构的形式,形成开放的用人机制,协助企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筛选高年级研究生成为员工,获得优质的人力资源,部分优秀研究生毕业后留在研究院工作,保证了研究院的技术延伸性。
研究院还通过举办承办各类学术活动和高水平学术会议,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合作讲学;有针对性地开展工程硕士班、工程类专业职业教育以及实用技术专业培训等各类教育培训。2014年,30位华中科技大学学子到无锡威特机械有限公司、无锡透平叶片厂、无锡中鼎物流设备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进行为期2个月的实习,为优秀学子搭建广阔的实习平台,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也为惠山区人才发展之路架设了一座便捷的桥梁。
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标准,形成从科研到应用的产业创新链
研究院鼓励研发团队面向市场开展技术攻关,强化对科技成果成熟度及其转化情况、服务客户数量、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情况的考核评价,推动解决“研究论文化、转化口头化、工程进口化”问题。
研究院针对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科研特点,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对于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关键要看其有无应用,推广应用后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有多大。成果评价过程中,更加注重采用同行直接的和广泛的评价信息,如国际同行的认可度、市场的认可度等;更加注重以成果产出而不是投入作为科技能力的评价指标;更加注重科技成果的质量指标,让一项重大创新胜过百项一般创新。
结合本地企业需求和行业共性技术研发,研究院积极引进具有核心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人才与技术团队,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运行机制,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应用推广的良性循环产业创新链。
目前,已建成叶片智能制造研究所、装备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所、设备健康检测诊断与维护技术研究所、海洋特种泵阀研究所、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所和两个国家级科研机构的无锡分部等7个技术研发平台和先进制造技术、机器人应用技术和光电应用技术3个公共服务平台。研究院作为专利权人共申报知识产权27项,转移专利6项。在航空发动机关键零件智能制造、海洋工程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机器人和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与开发等方面拥有一批核心技术。例如,由丁汉院士负责的叶片智能制造研究所致力于航空、航天、能源等行业的叶轮叶片类零件的高效高精加工工艺的研究,依托973项目取得的科研成果,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解决航空叶轮叶片高效高精加工的技术难题,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数千万元。
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打造“政产学研”合作品牌
研究院通过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促进产学研各方知识、技术和人才有效集成,引导创新要素和资源向企业流动,支持相关企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专业化发展。
以“合同科研”的合作方式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企业就具体的技术改进、产品开发或者生产管理的需求委托研究所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开发工作,研发工作一旦完成,成果立即转交到委托方手中。通过“合同科研”,企业可直接、迅速地得到为其“量身订做”的解决方案。目前,该院调研走访本地企业300余家,通过技术支持、技术服务、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与地方10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其中开展产学研合作50项,签订合同及合作协议二十余项,总金额2000余万元。
研究院与无锡市拉链行业商会共建“中国拉链装备技术研发中心”,通过整合研究院的科研力量,为国内拉链装备提供技术升级与技术服务,开展科研项目开发、企业员工培训、学生实习就业、人才订单培养等多方面的合作。史铁林教授和胡友民教授的技术团队将三维参数化建模与设计技术广泛应用于涂装、电镀等传统制造企业,提升了中小企业的设计水平和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
两年多来,该院通过和本地企业的深度融合,已初步建成了高水平专业研发队伍,初步打通了成果产业化通道,初步构建了技术创新和产业需求的合作平台,为打造华中科技大学和无锡惠山“政产学研”合作品牌、实现研究院“顶天立地、引领发展”的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