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打造“大院强所”,创新引领江苏发展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媒体报道

2012年秋,华中科技大学与无锡市惠山区政府携手,在惠山创建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建院之初,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院长、中科院院士丁汉就明确方向:将研究院打造成中国的“弗劳恩霍夫”,把技术播撒到祖国大地上。这期“e起学习·e起奋斗”,带你走进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

扬子晚报记者刘梦雪刘丽

策划黄凤时力强

解决科研成果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院长助理王立成)

无锡研究院定位于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孵化落地,同时服务本地中小企业技术转型升级。建院至今,我院曲面加工理论与方法、机器人理论与技术,在无锡“开花结果”,转化成工程应用、实现了产业化。目前,无锡研究院建有叶片、“两机”、光机电、装备智能、精密制造、微纳制造、机器人、无损检测、泵阀、信息、机器视觉、大数据、新能源电池、激光等14个研究所、中心或独立团队,并在稳步拓展国际合作、跨校合作、市场化合作团队建设。目前,研究院形成了合同科研、技术转移、服务咨询、投资孵化等成熟业务模式。

办院至今,我们孵化衍生了20多家创新创业企业并参与投资11家企业。通过我们的技术服务,无锡当地形成了一批智能化产品、装备、车间、工厂和新的业务模式、解决方案,助推了若干家企业上市。

未来,我们要在创建无锡“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区”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目前无锡为我们量身打造的中试加速基地已启动建设,和苏民投合作、总规模10亿元的智能制造产业基金已注册设立。

树立市场化产业化的创新“模板”

(智能磨抛技术项目的带头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中车时代董事、常务副总经理严思杰教授)

2016年6月,研发团队多年积累的复杂曲面机器人测量、操作、加工一体化(3M)技术在大型复杂构件智能加工系统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中车株洲所合作研发的风电叶片智能磨抛系统,有效替代了传统人工作业方式,大大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并显著改善作业环境。

研究院研发技术的成功转化,既为我院的技术团队市场化、产业化提供了创新“模板”,也推动了无锡市、惠山区与中车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目前,无锡中车时代公司的研发核心技术已成功拓展至轨道交通、新能源客车等领域,研发的大型智能加工装备系统有效解决了企业多年面临的技术瓶颈。公司筹划在正常运营3-5年后实现主板上市,并收购一家机器人本体公司,形成一套以工业机器人为基础、配套系统控制、大型复杂结构件测量等关键技术,为企业提供智能制造和转型升级的产业指引和技术服务。